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從16歲開始負擔家計的三商美邦人壽1197營業處業務經理郭瑪麗,半工半讀的成長過程,讓她學會經營人際關係,結婚後與老公一起銷售直排輪,幫助她提升推銷技巧,20歲轉換跑道投入壽險事業,她堅定的說,「做生意只談賺錢,從事保險多了責任而且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目前加入保險業4年,正在學習帶領組織,將會與老公一起成立營業處」。
現年32歲,投入壽險事業2年,具有國家藥師資格的保德信人壽成功營業處高級壽險顧問陳文章,轉換工作跑道前是藥廠研發人員,原本希望透過研發新藥救人,卻發現如果藥物無法透過健保給付,以癌症治療為例,自行負擔的昂貴藥價,反而成為壓垮家庭經濟的源頭,他說,「回歸工作價值,壽險事業完成我助人的夢想」。
38歲因報社營運不善被迫離職,轉換工作期間只想做老公背後支持者的台灣人壽長榮通訊處業務主任黃寶鳳,因為專業形象讓客戶願意交付全家人的壽險規劃,因為想要扭轉客戶對從業人員的印象,她告訴客戶,服務從她開始,她分享,「客戶的期許、我對自己的承諾,讓我一步一腳印經營壽險事業13年」。
好習慣 掌握成功關鍵
成功經營壽險事業,年齡不是問題,最重要是好的習慣及善用時間。
每天早上7點,陳文章已經坐在書桌前閱讀網路新聞,掌握國際股匯市重要資訊,1個小時後出發到公司,中午與客戶用餐、協助契約變更,下午拜訪客戶或到醫院探望住院客戶,晚間則約訪上班族客戶,「我目前保戶有150人,平均每週成交3件保單。」陳文章說。
傍晚5點,馬路車流量開始增加時,郭瑪麗已經完成下午的拜訪行程回到營業單位,透過報表掌握當日同仁報帳業績、與同仁進行感性對話、預約隔日行程並撥電話問候客戶,晚上8點邁出營業處繼續拜訪客戶,「我每天大約晚上11點到家,睡前閱讀1小時勵志、傳記文章,目前保戶300人,平均每天拜訪3位客戶,並與1位準增員對象碰面。」郭瑪麗說。
公司舉辦的會議與課程、每周一的晨會,黃寶鳳的身影都在其中,此外,她還要求自己每天上午11點一定離開辦公室拜訪客戶,當週的行程前一週須安排好,她表示:「我把每位客戶視為重要人物,大部份時間依照既定行程,如果客戶臨時需要辦理賠,必定排除萬難在第一時間前往,業績方面,我都依照公司訂定的競賽目標全力以赴,我的保戶數從第1年30人,成長至目前3,000人,成長率未包括先生促成的保戶」。
發揮保險意義與功能 倍增從業能量
談到為什麼能夠堅定在壽險路耕耘,陳文章述說一段來不及投保的遺憾。投入壽險事業第二個月,他拜訪一位有活力、有夢想,在台北振興醫院服務的70年次藥師,就在考慮投保期間,這位藥師竟在睡夢中往生,留下年長雙親無限的悲痛與錯愕。「現在客戶表示要考慮,我只問對方如果來不及與家人說再見,什麼東西都沒有留下,會不會有遺憾。」陳文章眼眶紅紅、語氣堅定的說。
黃寶鳳談起看到客戶憂愁面容轉變為笑容,總令她找到從事保險的熱情。她說,有位保戶突然告訴她要去開刀,她到醫院探望時,對方眉頭深鎖表示,內視鏡手術花了2萬多元,病房差額每天也要2,000元,家人已經照顧他3天,為了讓家人休息還特別請看護,生病真的很花錢。了解客戶的煩憂,黃寶鳳因為事前有準備,馬上回覆住院及手術費用都可以透過醫療險給付,保戶聽了,打結的眉頭瞬間解開,安心接受醫院安排的治療。
紮實努力 壽險事業存第一桶金
加入保險業前,每年規劃30萬元保費,目前每年保費提升為過去的10倍,陳文章談起透過壽險事業累積財富的成就感,他說,透過公司訓練課程,學會理財及資產配置觀念,因此可以從今(98)年開始為自己進行退休規劃、為2個孩子準備教育基金,現在自己訂立的努力目標,是讓太太40歲時不再受到經濟束縛,可以選擇繼續工作或在家休息。
加入壽險事業前,郭瑪麗夫妻年收入已達100萬元,當時只有拚命努力賺錢,沒有任何休閒時間,然而經過4年壽險事業打拚,含續年度保費,收入已經是過去年收入的2倍,郭瑪麗表示,過去夫妻二人忙到沒有時間休假,現在不但賺到錢、也賺到玩,公司每年出國二次,與先生已經遊歷8、9個國家。
提到在壽險事業存下第一桶金,黃寶鳳表示,一年存下100萬元對於有目標、有執行力的從業人員並不是難事,再加上懂得理財,實現買房的夢想更非遙不可及。她今年透過房屋仲介,只花15分鐘便決定買下土城一間格局方正的房子,當仲介告知房子的價格時,盤算存款後,立即以現金付清房價。
積極的信念 壽險事業永續成長
成功的果實固然甜美,但更寶貴的是從業過程中累積的信念,陳文章以「不要有遺憾」作為自我鞭策、以及為客戶提供保險規劃的座右銘,他說,客戶進行保險規劃,一定要先擁有適當保障再談理財,這個理念有些時候會受到客戶質疑,但他認為,基本保障安排好,客戶才能安心為家庭打拚,這個時候談理財才有意義。
年輕、充滿自信的郭瑪麗常以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的話勉勵自己及團隊,她表示,天底下絕對沒有容易的事情,也絕對沒有努力而辦不到的事情。對於聰明的人而言,任何再簡單的事,即使沒有付出還是沒有收穫,而沒有自信的人,則要有每件事努力就可以辦得到的信心。
總是對客戶說服務從我開始的黃寶鳳,則以「做一件事,像一件事」做為經營壽險事業的信念。她說,當客戶比較不同公司的同性質商品,即使同仁都表示沒有勝算,仍然會努力找到公司商品的優勢,就連繳費期間都可能是促成保單的關鍵,又譬如面對公司舉辦的競賽,無論如何也要拚到最後一天、最後一刻。
面對總體經濟劇烈變化,郭瑪麗、陳文章、黃寶鳳沒有給自己任何懈怠的理由,而是以兢兢業業的態度實現夢想,因為他們知道,想要成就更上層樓的壽險事業,「我」才是源頭。
編輯推薦 | ||
健康醫療百科 藥丸磨成藥粉有助吸收? 大錯特錯!對於不會吞藥的小朋友或是難以吞藥的年長者來說,服用藥錠是件困難的事情,所以部分民眾會希望藥師能協助將... |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達人專訪‧方壯莉》永不停歇的腳步 成為客戶的夢想管理人
畢業於新聞系的國泰人壽專招松江行銷總監方壯莉,放棄人人稱羨的大報記者機會,隻身北飄踏入保險業... | 市場訊息 北醫聯醫:食道癌及口腔癌 常常發生在同一病人身上當食道中的黏膜細胞積累突變嚴重時,可能會衍生食道癌。致癌原因仍有待釐清,一般認為除了年齡(中老年人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