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市場訊息
衛福部:「芋」防食品中毒撇步 不食不用不明植物
資料來源:衛福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3.11.03 (新聞)
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於近日接獲通報,有民眾至某度假酒店食用炒飯後,出現嘴唇及喉嚨刺痛、吞嚥困難等症狀,經衛生單位調查,炒飯底部鋪墊之葉片鑑定為姑婆芋,該案應為姑婆芋之毒性成份污染食品所導致的中毒案件,所轄衛生局將針對本案進行後續相關處置措施。
姑婆芋又稱為山芋、觀音蓮及天荷等,為臺灣常見的低海拔植物,全株之汁液及塊莖皆有毒,在食入數分鐘後會引起喉嚨疼痛、口腔麻木、燒痛、潰瘍、失聲、吞嚥困難、唇腫、胸悶及胃部灼痛等症狀;其汁液接觸到皮膚則會引起搔癢及刺激感。
姑婆芋與芋頭皆屬天南星科,兩者外觀極為相似,一般民眾較不易辨識,因此常有誤食而造成中毒之案件。常見的辨識方法如下:芋頭葉面覆有絨毛,水滴在葉面上,會形成一顆顆小水滴,葉片呈盾形,且葉脈不明顯,其與葉面相接之葉柄呈深紫色,且地下莖具有紫色斑點;而姑婆芋表面光滑,葉子是廣卵形、基部呈心狀箭形,水珠無法凝結,與葉面相接之葉柄呈綠色,地下莖細長,且偏黃色。
食藥署呼籲,部分有毒植物,即使經驗豐富的專家也難以辨識,且不同種類的有毒植物所引起的中毒症狀不盡相同,輕則腸胃不適,重則傷害中樞神經系統,甚至危及性命,因此,民眾切勿自行採摘或食用來路不明的野生植物;餐飲業者則應確認食材的安全性,並保存相關來源文件,且切勿將有毒植物入菜,亦不得作為食品鋪墊或擺盤裝飾使用。最後,若因食用不明植物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時,應於第一時間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人民幣匯款平台 7月上路
金管會昨(14)日宣布,今年3月上線營運的「外幣結算平臺」,將從7月1日起開辦人民幣匯款業務,... | 市場動態 勞退新制下保險業的巨大商機
6月中三讀通過的勞工退休金條例,使得國內勞工退休金制度產生結構性改變,雖然這項新制明(94)年... | 市場訊息 台灣人壽:首度線上祖孫三代健走 上千家庭熱情參與 累計總公里數破2,000公里 相當於環臺1.79圈2020年在新冠肺炎衝擊下,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灣人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