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地震基金:第十五屆風險管理研討會 探討災害防救體系結合智慧科技與數據資料 落實災害風險管理 期盼創造永續家園
資料來源:地震保險基金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2.10.25 (新聞)

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攜手美商佳達再保險經紀人,於10月21日共同舉辦「2022年第十五屆風險管理研討會」,探討災害防救體系結合智慧科技與數據資料,落實災害風險管理,期盼創造永續家園。

臺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板塊帶以及西太平洋颱風區,除了常見的地震與颱風等天然災害的侵襲,更由於經濟高度成長、都市範圍不斷擴大、人口密度不斷提高等因素,導致天然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所帶來的影響也變得更為多樣且複雜,一旦災害發生,極可能造成意料之外的嚴重損失。

有鑑於此,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邀請臺灣災害防救領域專家,包括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王怡文副主任、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張子瑩博士,以及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王仁佐博士,分享最新的重點議題及研究發展趨勢。

會中,災防辦王副主任講述「我國災害風險管理及目前重點議題」,介紹我國中央災害防救體制,期盼藉由制度的建立,減少災害風險的衝擊與威脅,並規劃災害防救方針與策略,因應氣候變遷的極端災害。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張子瑩博士講述「多元空間情資整合與災防數據決策」,介紹以各類遙測影像技術、跨單位災損情資彙整等科技,運用於災害的損失評估,進而協助災害發生時的決策訂定與資源調度。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王仁佐博士介紹「5D智慧城市防救災平台」,以「元宇宙」的虛實整合概念,結合土木工程知識與演算法,推算出地震對城市造成的損壞,未來可運用為都市防救災利器。

面對無法預測的天然災害,住宅地震保險基金除積極透過宣導活動,強化民眾對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之觀念及重視,並依「災害防救法」參與各項災害防救演練,並務求落實。同時,為了縮短震災後的調查時間,快速執行後續的理賠工作,亦廣泛關注各研究機構將各種智慧科技運用於災害防救與災損調查的研究發展趨勢,希望有朝一日能將科技有效運用在住宅地震保險的大範圍災損調查以及災區資料收集上。

本(2022)年度為住宅地震保險制度建置20週年,未來本基金將與時俱進、持續努力,讓更多國人瞭解並認識本保險,進而為家園投保一份基本保障;並在震災來臨時,迅速執行理賠程序,讓受災保戶迅速獲得基本的經濟支援,發揮本政策性保險安定社會人心之功能。

 

 

 




編輯推薦
調查&排名
不以業績論英雄 只求保險真善美 保險業最高榮耀 十年桂冠
早在1989年那個「做業務都來不及了,哪來時間看雜誌」的文化沙漠年代創刊的《現代保險》雜誌,在走過前...
財經時勢
天黑之前四種風景 你準備好了嗎?
人生走向七老八十,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看似什麼都懂的老人,還有什麼是無所不知嗎?有,答案正是「老年」...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3年12月29日
勞動部:113年第1期補助雇主辦理哺(集)乳室、托兒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