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退休本是件令人期待的事,但要做多少退休準備,才能讓第二人生無虞?為了解國人對退休後生活的準備,台灣人壽與政治大學商學院發布今(2021)年「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報告指出臺灣民眾「退休信心指數」再次落在59分,仍是低於及格線。
民眾心目中理想的退休金約需準備一千萬,只是,按照主計處的統計,2019年平均每人國民年所得大約66萬元,至少需要15年不吃不喝才存得到一千萬元……若退休金的準備,多半來自勞保、勞退以及自我儲蓄這三塊,當退休後的金流只出不進,是否有更好、更完善的工具來協助我們,保有與退休前品質相當甚或更優的生活,還能因應長壽風險妥善安排醫療照護、退化醫材費用?
打造晚美生活 架構自己的退休本
對於臺灣民眾退休信心指數已連續2年低於及格分,調查計畫成員政大商學院金融系楊曉文教授表示,這意味著民眾認為第一層政府退休金制度或是長照資源不能讓大家安然備好,從容應付自己的高齡與退休。
「面對退休議題,民眾首要擔憂『財富不足』,所以在執行退休準備時,多著重於『該存多少錢』,卻沒意識到未將意外或罹病時的『保險金』納入規劃之中!」台灣人壽首席策略主管葉栢宏資深副總經理分析,考慮到就業期佔人生長達30~40年,「退休」對青壯族群而言,似乎還非常遙遠,但也因時間區段長,讓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意味著所面對的風險也將難以預測及衡量。然而要在有限的資源下達到平衡現行日常生活及退休準備,選擇使用的工具尤為重要,葉栢宏建議,可善用保險商品的特性來做規劃,既能完善自身保障,同時還可達到財務有效分配。
●彈性附加「附約」
保險規劃先求「有」、再求「好」,透過主約、附約搭配,於不同的人生階段,隨時調整或補強保障。
●具「節稅」功能
保險亦兼具儲蓄及移轉資產的功能,透過妥善規劃安排,可合法減輕稅負創造效益,但仍提醒民眾應注意各項稅法及實質課稅等相關規定。
●可強迫「儲蓄」
長年期繳資金壓力小,民眾可無痛養成儲蓄好習慣,亦可達到平衡風險及穩定累積資產的功能。
●「類信託」讓受益人真正受益
透過受益人的指定與變更,妥善規劃保險金給付方式,將所創造與累積的財富,安全順利的傳承給下一代。
三本保障存摺 擁抱金采人生
今(2021)年調查重心進一步研究未退休族對退休的觀點觀察中發現,每2個未退休族中,就有1人覺得未來退休金不足夠,尤其是青壯世代不足感最明顯,並在「退休準備」、「退休理財」、「醫療保障」與「長期照顧」4大面向有擔憂卻缺乏行動力,理想很豐富,現實面卻不足,害怕未來從享退變苦退,成為「貧老世代」。
這現象意味著原本應為人生旅途中愜意的退休生活,因少子化讓原本「養兒防老」的心態逐漸轉為「靠自己比較保險」,面對難纏又未知的未來風險,民眾可以透過及早準備包含樂活老本、健康老本、照護老本三大面向的「退休三本」,以從容應對晚年風險。
葉栢宏亦提醒,等到責任已了才開始要為自己籌措退休金可能已經太遲,在不影響當時的家庭生活水平的前提下,運用3331法則,將薪資的30%用於日常生活開銷,30%用於必要性支出(如房貸),30%用於退休理財規劃,儲備樂活老本,另外的10%做為退休風險規劃支出,儲備健康及長照老本,當未來不可控的風險發生時,才能從容面對。
中國信託金控旗下子公司的台灣人壽長年投入國人退休調查研究,整合母集團資源,提供專業保單規劃諮詢的「預見保險顧問」服務,滿足民眾各階段如保險保障、教育基金、退休規劃、投資理財及傷害醫療等需求,用保險建構精彩又有尊嚴的銀髮生活,快意享受屬於自己的人生!
商品專區:taiwanlife.com/product-hotkey-kyc
編輯推薦 | ||
健康醫療百科 「謙」厚治「百」病的庶民醫師(中)安眠藥非萬靈丹 還會愈吃愈累
胸腔內科門診最多的氣喘、過敏、打鼾患者,通常都有睡眠障礙,而不同... | 市場訊息 泰安產險:有愛無礙 泰安產險推出QR Code全語音朗讀功能10月15日是國際盲人節又稱白手杖節,泰安產險公司為響應國際性節日,繼9月23日「國際手語日」啟動手... | 市場動態 台股將循歷史軌跡 隨台幣升值勁揚?
國際美元在財政支出與經常帳逆差過大等雙赤字的影響下長期看貶,歐元與亞洲貨幣則大幅升值,在熱錢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