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調查&排名
實支實付夠用嗎? 半數保戶額度不到10萬元!
文/楊佳真|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11.27 (新聞)

台灣人愛買保險眾所皆知,但「保障不足」也是不爭的事實,這點除了在「國人壽險平均保額僅五十六萬」可獲得證實外,在健康險及傷害險也可發現同樣的隱憂。

壽險公會統計,依身分證號碼歸戶後,去(2019)年每位健康險保戶平均持有4.47件保單。這裡指的廣義健康險,包含了癌症險、婦嬰險、重大疾病暨特定傷病險、住院醫療險、長照險、失扶險、傷害醫療險等。

再細看保障額度,其中涵蓋醫療及意外傷害的日額型健康險,住院1天日額以1,000~2,000元為主,其次是1,000元以下,各區間的比例落差不多,占比多在25%左右。

而保障意外事故的日額型傷害險,落差則非常懸殊,有52%民眾規劃在1,000元以下,其次才是1,000~2,000元,占比超過3成;至於日額超過3,000元的保戶僅有5.2%。

這顯示出,民眾大多將傷害險視為健康險的額外保障,因此把傷害險日額規劃在1,000元以下的「有保就好」階段。這樣的住院日額夠不夠?對照北部醫學中心,單人房住院1天需3,600~20,000元,雙人房約為1,600~4,500元,額度稍嫌不足。

除了需貼補病房費差額外,現在也有越來越多治療方式,不需經過住院,只要在門診就能處理妥當,空有日額型醫療險恐無用武之地,需進一步規劃實支實付醫療險,才能在享受醫療新科技的時候,讓保險公司替你買單。

壽險公會統計,在實支實付醫療險有效契約中,有46%健康險保戶規劃在10萬元以下,其次是10萬~50萬元的39%,等於有85%保戶的規劃額度低於50萬元;而在傷害險保單中,額度不滿10萬元的更佔了96%。

雖然實支實付可以轉嫁許多自費的手術耗材,但若想使用更高端的微創手術或高階儀器,如:達文西手術、免疫細胞治療等,多數人的實支實付保單限額10萬元,難以發揮所長。

民眾除了檢視並調整保單額度,最好也根據家族病史及個人需求,在基礎的日額醫療險與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外,另外規劃重大疾病險、癌症險、重大傷病險,這類一次給付大額保險金的保單,不論想要選擇最新療法,或想用這筆錢圓夢,都可以隨心所欲不受限。

另一方面,隨著年紀步入中高齡,體力不如從前,治療期間和術後恢復期會比年輕人更長,治療費用當然也更可觀,可涵蓋隱形照護費用的失能險,也應趁早列入考量。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電視座談> 個資法衝擊保險業 怎麼收個資才好
由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演變而來的「個人資料保護法」,被稱為全世界最嚴苛的「個資法」,有壽險公...
醫療、健康保險
杜絕必要性醫療爭議 擬修正示範條款
住院治療必要性的認定,一直是保險公司最大的隱憂,而為一勞永逸解決問題,近期壽險公會研擬修正示範條款,...
醫療、健康保險
器捐家屬優先受贈 重疾險提前啟動
台灣器官捐贈制度有重大變革!以往器捐者若捐贈當時有家人在等候器官移植,可指定將自己器官捐給五等親及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