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好意外!小鬼黃鴻升猝死 算意外還是疾病?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09.17 (新聞)

「小鬼」黃鴻升昨(16)日驚傳在北投家中猝逝,享年36歲,據傳可能是心肌梗塞發作,因發作當下家中無人,錯失黃金搶救期,被發現時人已經明顯死亡。據瞭解,檢警已同法醫完成相驗,初步研判非跌倒撞擊頭部死亡,至於是否為心肌梗塞或其他疾病造成,家屬已點頭,將於明(18)日解剖釐清。

據瞭解,黃鴻升除了抽菸外,並無其他不良嗜好,且生前都有固定運動習慣,飲食方面也相當注重。事實上,愈來愈多青壯年發生猝死事件,令人不勝唏噓。「猝死」可說是「迅雷不急掩耳」,究竟在死神奪命之前,有哪些徵兆?

心臟血管內科醫師表示,猝死可分為心因性猝死和腦血管疾病引起的猝死,心因性猝死前,可能會出現胸悶、心悸、頭暈目眩、血壓降低的狀況,如果是腦血管疾病引起的猝死,會有頭痛、頭暈、意識不清的前兆。且不論是哪一種猝死,如果沒有馬上急救,心臟有可能在幾秒鐘的時間就停止。

由於猝死的原因,大多和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與腦中風有關,當被保險人猝死時,保險公司與保戶之間對於以「意外」為理賠前提的意外險,才會經常發生事故認定的爭議。

意外險要啟動理賠,必須符合以下條件,首先是外來性,也就是在某種外在情境下,被誘發出來的非內在疾病因素。此外是突發性,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是短暫發生、讓人措手不及的。

然而,沒有病史,不代表沒有疾病,尤其「心律不整」發生機率低,有時候病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有心律不整的問題,醫師也不一定能百分之百檢查出來,有時候是疾病潛藏在身體裡,還沒被誘發出來。

那麼,如何判斷猝死是「外在情境」導致,而非「內在疾病」造成?當「意外」與「疾病」兩者發生時間非常接近時,就是最難判定、也最容易產生爭議的地方。通常可能有兩種判定方式,一是「相當因果關係」,二是「主力近因原則」。

相當因果關係是指,任何人在相同的環境、狀態之下,都會導致同樣的結果。也就是相同的環境下,其他人也都會導致相同的結果。

如果採主力近因原則,假設造成死亡的原因有兩個以上,就得看「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假設事故原因包括「跌倒」和「心肌梗塞」,就得進一步判斷何者是致死的最主要原因,如果是先心肌梗塞,後來才跌倒,而心肌梗塞因素占八十%,跌倒撞頭二十%,那主因就是心肌梗塞,就不符合意外險的啟動條件。

醫師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減少抽菸、飲酒,溫差大的時候注意保暖,才能降低猝死發生的風險。

 

 

 

 

 

 

 




編輯推薦
投資理財
金狗年理財術年終獎金運用四部曲
根據人力業者的調查,2005年超過9成的企業會發放年終獎金,整體產業平均為1.61個月,普遍來...
財經時勢
金檢南山人壽總部 金管會出手了
南山人壽一名負責台股投資的葉姓經理人,涉嫌自己先買股,再透過Line的群組放消息給200多名組員上車...
財產保險
泡麵傷身,產險責任險難理賠
美國德州貝勒大學醫學中心研究員日前在《營養期刊》發表研究結果,指出每週吃兩碗泡麵,將增加中風和罹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