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本文重點】主計總處公布7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2017)年同月漲1.75%。而央行第2季理監事會議也透露出,CPI持續上升,未來利率調整「宜有心理準備」,民眾投資策略與理財準備可能要隨時調整。 |
今(2018)年7月CPI較去年7月上漲1.75%,7大類中雜項類大漲6.38%,主因為菸稅調高,使香菸價格上漲36.23%。而國際原油價格居高不下,油料費、機票雙漲22.89%與10.54%,開車族苦不堪言;不過,手機與捷運車票各降11.22%與8.54%,「交通與通訊類」部分漲幅抵銷,整體漲4.36%。
此外,因醫療院所掛號費、部分藥品價格提高,醫藥保健類漲1.13%。與三餐切身相關的食物類漲幅0.89%雖低於整體漲勢,但菜籃族最有感蛋價飆高21.96%,乳品、穀類與水產也都有2.44%~3.44%不等的上漲。至於蔬果,因今年上半年天災少而盛產,蔬菜跌8.69%、水果也跌了4.31%,買蔬果有小確幸。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整體來看,CPI增幅1.75%,扣除能源蔬果後的核心CPI則是1.5%,未超過央行的升息警戒線2%,而根據日前央行公布的今年第2季理監事會議議事錄摘要內容,央行上修今年CPI年增率預測值為1.4%、核心CPI預測值則下修到1.16%,通膨展望溫和。
議事錄摘要顯示,理事均贊成利率維持不變,但也有數名理事提醒對升息「宜有心理準備」,雖然央行預測CPI年增率小於1.5%,但1~5月平均CPI年增率已經超過1.5%,在十幾年來同期相當少見,下半年要靜觀情況做改變。且美國已升息1碼,全球未來將走入升息循環,國內借款人也應留意台灣升息利率風險。由此來看,目前利率仍連凍,但不能排除升息可能。
CPI是評估購買力的重要指標,政府調整課稅也會參酌CPI,如今年所得稅申報因CPI累積增幅達3%,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等都調高。此外,若民眾在投資報酬不能跟進物價上漲而提升,等於錢變薄、能買到的東西變少!以台銀利率來看,一年定存1.09%、活存0.2%,負利率促使民眾選擇將錢改投入股票、基金或保單,如美國升息讓美元保單吸金力大增,到今年6月底美元保單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已突破102億美元,超過台幣3千億元。其他儲蓄型保單、年金險等,選擇較高預定利率、宣告利率的商品也是民眾投資重點。
另一方面,也力求薪資跟著物價一起成長。日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專訪時引平均薪資4.8萬元資料為例,鼓勵勞工當作談薪資的籌碼,跟資方說爭取「薪水給太低!」讓「去跟你老闆說」一語重現。民眾要思索的是,在物價上漲時代,如何為自己爭取最大的財富增值機會,才是財富自保之道。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退休規劃 錢留子女不縮水!保險傳承資產的3大優勢減稅大利多,如何錢留子女不縮水?今年公布的基本生活費、綜所稅免稅額及扣除額、遺贈稅的免稅額全都調升。... | 財經時勢 騎YouBike的NG行為!保險賠不賠? 騎YouBike方便,還能享有保險,但如果違規,保險賠不賠?日前高雄鹽埕區一位民眾貪圖方便,竟違規雙... |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全球經濟加溫 下半年多頭續航力旺 美國之外投資機會值得留意上半年全球風險性資產表現強勁,各國股市相繼繳出亮眼報酬,且波動風險相對來到低檔水位,眼見第三季風險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