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DRGs上路8年 44%民眾選擇自付差額特材
文/鄭慧菁|現代保險雜誌 | 2018.04.23 (新聞)

台灣自2010年陸續實施DRGs(住院診斷關聯群),目前已實施第二階段,健保署署長李伯璋日前表示,現正與醫界積極溝通,若順利取得共識,第三階段可望於今(2018)年7月實施,屆時將再納入1620項住院項目,占所有住院項目約6成。

被納入「住院診斷關聯群」的疾病,只要是同樣疾病組合的住院病人,健保付給醫院同一價錢,費用涵蓋病人住院、檢查、手術、醫材等,稱為包裹式給付。因此,當病人想用健保不給付的新醫材時,就得自付差額。

目前開放自付差額特材包括:調控式腦室腹腔引流系統、塗藥血管支架、心律調節器、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耐久性生物組織心臟瓣膜、淺股動脈狹窄之塗藥支架、陶瓷人工髖關節或金屬人工髖關節、義肢、客製化電腦輔助顱顏骨固定系統、治療心房顫動冷凍消融導管等10項。

根據健保署統計,今年1月,民眾赴醫學中心就診,在屬於DRGs範疇的手術項目下,有50.1%的比例會選擇自付差額特材,其中又以「客製化電腦輔助型顱顏骨固定系統」的比例最高。若以各級醫療機構來看,自付差額數量占率為44%。

人工水晶體是民眾自費最普遍的特材,今年1月全台各醫療院所共置換17,261片人工水晶體,其中有7,485片採用自費,比例為43.36%。

若以醫學中心來看,自費比例最高的是「客製化電腦輔助型顱顏骨固定系統」,1月共進行10例相關手術,民眾全部選擇自付差額,比例高達100%,其次為「調控式腦室腹腔引流系統」,自付比例76.84%;「塗藥或特殊塗層血管支架」自付比例57.52%,排名第三。置放塗藥或特殊塗層血管支架,是醫學中心自費手術最廣的一個項目。1月醫學中心共置放3,663支,其中自費2,107支、健保給付1,556支。

各特材自費價格,調控式腦室腹腔引流系統約5~7萬元、塗藥或特殊塗層血管支架5~7萬元、心律調節器3~8萬元、人工水晶體3~10萬元、耐久性組織瓣膜,約17萬元。

​2018年1月 各級醫院自付差額數量占率

資料來源:健保署
資料整理:現代保險雜誌

延伸閱讀

健保DRGs同病同酬 有望今年7月上路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5年03月6日
◎2025保險龍鳳獎揭曉 表揚獲得年輕學子青睞的金控與保險公司 ...
醫療、健康保險
「三等」老人的焦慮
有人說每個人一生都會經過兩次嬰幼兒期,一次是出生之後,一次則在年老之時。第一次靠父母,另一次就...
市場訊息
公勝保經:意外險線上投保 省保費享好康
俗諺云: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個先到。俗又大碗的「意外險」可說是普及率最高的國民保單,保障範圍很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