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國際資金再度重返東北亞市場的懷抱,上週外資明顯湧入台灣與南韓股市,分別買超7.13億美元與3億美元,推升兩地股市上週雙雙走升,且單週買超台股金額創16週(7月3日當週)以來最高。
另外,在上週買超資金挹注下,推升台股年初至今累計外資買超金額來到83.35億美元,再度成為外資最愛的亞洲股市,南韓同期買超金額81.3億美元居次,印度股市48.18億美元第三,東協市場則以馬來西亞獲22.29億美元買超金額最高。
不過,上週東協股市仍面臨資金淨流出環境,唯失血幅度相較之前大幅縮小,加上內資力挺,印尼、越南兩地股市上週仍維持正報酬,持續推升今年來漲幅,其中,越南股市年迄今大漲24.36%,為亞股漲幅之最。(見下表)
表:亞洲主要股市外資買賣超情形(億美元)
日期 |
台灣 |
南韓 |
印度 |
泰國 |
印尼 |
菲律賓 |
越南 |
馬來西亞 |
10/16當周買賣超(億美元) |
7.13 |
3.00 |
-0.12 |
-2.17 |
-1.83 |
-0.50 |
-0.04 |
-0.15 |
10/16當周漲跌幅(%) |
0.04% |
0.64% |
-0.13% |
-1.16% |
0.09% |
-0.32% |
0.72% |
-0.84% |
2017年買賣超(億美元) |
83.35 |
81.30 |
48.18 |
2.75 |
-13.67 |
9.86 |
5.10 |
22.29 |
2017年漲跌幅(%) |
15.94% |
22.85% |
21.65% |
9.70% |
11.95% |
23.10% |
24.36% |
6.03% |
資料來源:彭博,當地證交所,統計至10/20,印度統計至10/17、馬來西亞統計至10/19,摩根投信整理。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歷年第四季受惠歐美感恩與耶誕節、中國新年等節慶需求,亞股旺季效應鮮明,且國際資金自10月以來明顯回流亞洲股市,看好亞股後市漲升表現,且根據2004年以來的統計,第四季亞股正報酬機率超過七成,亞股、陸股與印度股市平均漲幅超過8%,配合今年來亞洲經濟數據與企業獲利表現出色,搭配下半年傳統消費旺季將至,亞股續漲行情看俏。
羅傑瑞(Jeffrey Roskell)進一步表示,亞洲本身經濟底子也明顯好轉,最新數據顯示,亞洲經濟強勢不墜,受惠能源、水泥等舊經濟產業庫存去化有成,中國官方製造業PMI升抵52.4,改寫五年來(2012年5月以來)新高,亞洲各國亦受惠中國需求穩健擴張,9月PMI僅馬來西亞微幅低於50的擴張區間。
羅傑瑞(Jeffrey Roskell)認為,亞股除了經濟展望佳,還有股利率高之優勢,亦是吸引資金回補的利多,投資人若想參與亞洲市場經濟成長列車,不妨以高息股介入,一方面年化波動度較一般股票為低,一方面能同步參與亞洲成長;看好在亞洲景氣、獲利持續加溫,透過亞太收益策略,可謂參與亞洲成長,提高投資勝率的穩健選擇。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王長祺指出,東協股市過去幾年走勢落後亞股,主要是受到2013年美國逐步縮減QE規模後的利率走升、強勢美元環境,衝擊東協區內經濟與內需表現,但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已明顯見到東協景氣翻揚訊號,意味當前基期相對偏低的東協市場,具備良好投資吸引力。
王長祺表示,觀察近年東協各國經濟表現,皆有長足成長,包括越南與菲律賓持續強勁成長,馬來西亞與印尼過去幾年則是透過取消燃油補貼及增加稅收的方式,降低赤字壓力,泰國內需也有望在今年第四季走出國喪之期後逐步好轉,都是吸引今年資金卡位東協股市的理由。
另外,王長祺還說明,2016年以來東協出口量止跌回升,且工業、農業、商品各產業同步加溫,而重要內需指標如印尼機車與水泥銷售、新加坡房地產、泰國主要零售商店的同店銷售年增長率都已見底回升,都證明了東協市場已一甩過往的頹勢。
王長祺認為,看好東協重拾經濟增長趨勢,並正式邁入投資新週期,投資人不妨鎖定金融與內需消費產業,搭上這波東協經濟成長列車,像是走出壞帳週期,資產品質改善,獲利前景趨升的東協中型銀行,以及具有在地特色、成長潛力看俏的中小型內需消費類股,都是值得布局的標的。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指出,在美股創新高,以及中國十九大召開等國際利多激勵下,吸引外資大舉回補台灣市場,連續10個交易日站在買方,推升上週台股維持強勁走勢,指數於盤中一度挑戰10800點關卡。
葉鴻儒表示,10月以來台股再展強勢多頭,主要是受到外資回流台韓等東北亞股市推升,由於國際資金依舊期待東北亞科技股未來的表現,加上iPhone X上市即在,市場率先反應蘋果旗艦新機帶來的龐大買氣,因此上週晶圓代工大廠與光學鏡頭大廠雙王法說會所釋出的展望,市場多以正面角度解讀。
由於時間進入財報密集公布期,葉鴻儒說明,繼上週雙股王法說會之後,本週還有面板、IC設計、電信等科技指標企業法說會將接續登場,預期同樣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除了貫穿今年全年投資主軸的科技股,部分之前漲勢落後的汽車、紡織、鋼鐵等傳產股,在資金外溢效應之下,開始出現低檔轉強現象。
至於大盤後市走勢,葉鴻儒認為,能帶動指數向上的電子股仍為盤面交投重心,只要電子股維持多方領頭羊,並帶動其他落後類股健康輪動,台股本周成功挑戰10800點關卡的機率大,加上10月以來外資重拾對台股的信心,累計買超金額超過427億元,惟須注意,隨著法說接續登場,對市場展望可能造成個股股價波動度增加,國際股市方面,包括美股財報、中國十九大、加泰隆尼亞局勢變化等,後市都值得持續觀察。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獨家電視專訪】金管會主委彭金隆 從學界到政界 華麗轉身之後去(二○二四)年五二○賴清德總統就任,內閣啟動新一波人事調整,多位學界專才進入政府決策圈。其中,最受... | 財經時勢 曾警告新型傳染病風險 瑞士再保「神預言」!2019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全球,比起2003年的SARS、2012年的MERS,... | 市場動態 提供稅賦優惠 保障型商品更吸睛臺灣銀行為主要通路的臺銀人壽,很自然以類定存保單為銷售主力,全盛時期,靠定存轉保單,一年可以收進三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