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下周六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敬老節,隨著銀色海嘯來襲,台灣老化指數破百,明年正式進入高齡社會,65歲老年人口占總人口14%。「養兒防老」是傳統觀念,但根據富邦人壽的最新調查(註1),當被問到如果年老時生活真的需要他人照顧時,扶養上下兩代、薪水受壓縮的40-49歲的夾心世代,最先考慮的方式依序為自聘看護(50%)、住進照護機構(47%),接著才是靠配偶(45%)、子女(36 %)。顯示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三明治世代,在思考自己老年照護時,已打破傳統觀念,已不太依賴子女,自聘看護或住進照護機構才是理想方式。
老年照護觀念翻轉中 中間世代優先考慮看護 熟齡世代期盼子女來顧
調查也指出,50世代(50-59歲)也是最先考慮自聘看護,年輕的30世代(30-39歲)則是配偶跟自聘看護排名前二,只有熟齡世代(60歲以上)的受訪者認為是子女(54.06%),這也可以看出不同世代對於老年照護的看法迥異。其中熟齡世代要住進照顧機構的比例最低。
表一 不同世代對於老年照護看法大不同
世代族群 |
第一優先考慮 |
第二優先考慮 |
第三優先考慮 |
30世代 |
配偶(48%) |
自聘看護(47%) |
住進照護機構(43%) |
40世代 |
自聘看護(50%) |
住進照護機構(47%) |
配偶(45%) |
50世代 |
自聘看護(48%) |
配偶(45%) |
住進照護機構(43%) |
60世代以上 |
子女(54%) |
自聘看護(43%) |
配偶(41%) |
而日前舉辦的富邦人壽亞洲盃高中華語辯論錦標賽,青年學子對於老年照護也有一番思辨。冠亞軍賽以老年照護為主題,討論「將年邁的父母送去養老院接受長期照護是否是可取行為」。正方代表認為將父母送去養老院接受長期照護其實是給父母另一種生活方式的自由,畢竟兩代間都需要自己的空間;而反方代表則主張奉養父母,人人有責,不應該將奉養的責任轉由機構承擔。可預見的是,在台灣走向高齡社會時,老年照護不僅有諸多面向,也是日趨重視的議題。
長照保險補償經濟損失 有效補足保障缺口 確保高齡生活及醫療照護品質
不論選擇自聘看護、住進長照機構、或是由配偶子女來照護,老年照護需要及早規劃,並預留資金。根據內政部統計數據,2016年國人平均餘命達80歲(註2),而衛生福利部2015年統計的「健康平均餘命」男性為69歲、女性73.7歲,顯示老年人生命最後至少6年、至多11年間,需仰賴醫療或他人照護,凸顯老年長期照護的需求與重要性。
富邦人壽執行副總董采苓提醒民眾,高齡照護是未來社會必須面對的議題,每個人都應該及早做好保險規劃。政府長照2.0政策以提供基本服務為主,而長照保險則是以「現金給付」來補償經濟損失,建議民眾可以搭配商業長期照顧險,及早規劃,才能有效補足保障缺口、確保高齡生活及醫療照護品質。
年輕族群加強殘扶險保障、中壯族群長照險優先
至於該如何檢視缺口,富邦人壽執行副總董采苓建議從「未來可能需求」、「目前的預算」兩點去詳細評估。由於人生各年齡層面臨長期照護風險有不同,青壯年以失能為主、而老年則包括失能和失智,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長照主因為失智症;19至64歲青壯年,長照主因是腦血管疾病,尤其以腦中風最多;而18歲以下青少年,長照主因則為意外事故。
富邦人壽建議,年輕人多處於打拼工作階段,預算比較有限,而意外、疾病致癱的風險較高,所需長期照護的時間較長,建議可提高殘扶險保障,補足經濟缺口。壯年、中老年等對老化長期照顧意識與需求較高者,可以長照險為優先考量。而家族具有遺傳病史、擔心特定疾病而需要長照的人,則可考慮搭配類長照險強化保障。
表二 長照險、類長照險(特定傷病險)、殘扶險一覽表
險種 |
長照險 |
類長照險 |
殘扶險 |
富邦人壽 商品 |
富邦人壽連馨長期照顧終身健康保險 |
富邦人壽全心照護 終身健康保險 |
富邦人壽安富久久 殘廢照護終身壽險 |
理賠定義 |
依「失能」與「失智」判定 |
依「特定傷病」判定 |
依「殘廢等級」判定 |
特點 |
|
|
|
照護性質 給付項目 |
|
|
|
其它給付 項目 |
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祝壽保險金、豁免保險費 |
所繳保險費加計利息的退還、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祝壽保險金、豁免保險費 |
所繳保險費加計利息的退還、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祝壽保險金、豁免保險費 |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CSR X USR共與全台72校系守護在地 攜手學子走進偏鄉與社區 強化金融素養、關心河川生態年輕的Z世代熱衷公益嗎?有調查發現,近六成受訪者認為自己能力所及,就願意行動,每人一年平均參與18.... | 市場訊息 野村投信:美國即將進入升息循環 日股表現有望勝出美國經濟復甦明確,即將步入升息循環,與美國外銷貿易連動密切的日本經濟,也可望逐步增溫,最新公布的日本... | 市場訊息 保險業尚未發展物聯網IoT 有這些原因!
本文重點:近年來,保險業也吹起IoT風,但是保險業真的有付諸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