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你有試想過退休後,每個月的理想花費是多少嗎?摩根投信指出,根據今年的摩根退休快樂指數©調查,台灣工作民眾認為退休後的花費,平均約占退休前薪資的46%,整體而言,近六成(55.5%)民眾自評,退休後隨著物質需求降低,每個月的花費只需要目前薪資的五成以下,僅有不到二成(18%)民眾預估自己的退休後每月花費,會需要超過目前薪資的六成。
摩根退休快樂指數©統計顯示,台灣工作民眾平均月收入為47873元,以五成所得替代率來計算,約24000元,事實上,退休後已經有如老年醫療與照護等基本開銷,若加上每年通膨、外加退休後想實現第二人生夢想,例如出國旅遊、實現興趣、持續進修等,都需要額外的資金支持,如果民眾評估退休後花費僅約退休前薪資的五成,則可能無法滿足退休後的生活要求和所有夢想,勢必要有所取捨。
民眾自評退休後每月花費占薪資的成數
個人月收入 |
全體民眾 |
不滿3萬元 |
3萬至4.5萬 |
4.5萬至6萬 |
超過6萬元 |
薪資的39%以下 |
26.7% |
33.1% |
25.9% |
17.2% |
31.1% |
薪資的40%-49% |
28.8% |
22.6% |
27.5% |
38.8% |
27.4% |
薪資的50%-59% |
26.5% |
29.0% |
26.7% |
25.0% |
25.0% |
薪資的60%以上 |
18.0% |
15.3% |
19.8% |
18.9% |
16.5% |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資料日期:2017第一季。橘底為該分類比重最高者。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劉玲君表示,準備退休資金對很多人而言,不是想得太難,就是過度簡化,為了讓民眾能更清楚知道自己的退休準備進度是否足夠,摩根投信近期推出「好命退休,沒有你想得那麼難」退休網站,裡面有專為台灣市場所設計的「退休進度檢查表」,民眾只要輸入年齡、目前月薪,以及已準備的退休金,就能知道自己還有多少退休金缺口待補足。
劉玲君強調,該網站背後的財務模型,是以台灣經濟環境與勞保年金制度等資訊設計,所呈現給民眾的試算資訊,主要分成「目前針對退休應該有的儲蓄金額」以及「未來每個月定期定額月薪10%做退休理財」兩大部份。
劉玲君進一步指出,民眾試算之後,首先會先看到相對應自己年紀與薪資,以及目前的退休儲蓄金與理想退休儲蓄金之間的缺口。接下來,試算表會建議民眾,除了補足前述的缺口,還需要每個月提撥薪資的10%,投資於年化報酬率4.5%的資產,做為退休理財的長期投資資金。
劉玲君說明,其實,加計勞保年金的支援後,民眾所要準備的退休資金門檻並非高到難以達成,以40歲、薪資4萬元的民眾為例,目前僅需擁有10萬元的退休資金,外加每月撥出10%的薪水,也就每月定期定額4000元做紀律化投資,至65歲退休時,所累積的退休資金加上勞保年金,即可滿足退休後的資金需求。若以同樣月收入條件、年齡50歲的民眾做計算,目前所需要的退休儲蓄本金也僅70萬元,再加上每月投資10%月收入做退休理財即可。
劉玲君說明,如果拿台灣民眾平均月收入4.8萬套用該財務模型,45歲者現階段僅需準備不到百萬元的退休準備金,外加每月投資5100元,即可在4.5%的長期平均報酬率下,一步步達成理想的退休金目標。
編輯推薦 | ||
市場動態 投資型保險測驗 合格率不到一半
投資型保險正夯,今年前7月的新約保費年成長率達177%,業務員開賣前,必須先通過資格測驗。不過... | 市場訊息 台新金控:台新銀推「抗疫救圓貸」專案 企業紓困首年利率3%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持續至今,不僅影響民眾生活作息,更重創產業的經濟發展,其中又以餐飲、實體零售業衝... | 人壽保險 手機和電腦透露出的死亡訊息
3年前的9月2日凌晨,中山醫學大學的新鮮人許大緯(假名)從台北住家5樓陽台墜落,被送往台北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