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富邦文教基金會:與台南藝術大學共同主辦「薛平貴與王寶釧數位修復放映暨記者會」
資料來源:富邦文教基金會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6.08.12 (新聞)

欣逢台語片六十週年紀念,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以及富邦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薛平貴與王寶釧數位修復放映暨記者會》,呈現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主持的《薛》片數位修復計劃成果。與會來賓包含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井迎瑞院長、富邦文教基金會袁健生董事長、富邦文教基金會陳藹玲執行董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所曾吉賢老師、數位修復技師王明山老師。記者會後將放映數位修復完成的《薛平貴與王寶釧》第一集,並於映後舉行座談,討論《薛》片修復過程以及導演何基明對台灣電影的貢獻。

1956年,台灣第一部35毫米膠片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上映,揭開台語片時代的序幕。至1970年代為止,全台共出品了2000多部台語片,然而留存下來的電影僅200部左右,而《薛平貴與王寶釧》也早已佚失。直至2013年,《薛平貴與王寶釧》完整三集的拷貝在苗栗出土,且三集皆經過重新客語配音、配唱;原先文史工作者、電影研究者僅能憑空想像的《薛》片,得以重見天日。

然而,出土的影片毀損嚴重—除了齒孔破損,接頭變形、藥膜面嚴重刮傷外,有些部分酸化變形,有些部份影音藥膜剝離,甚至有些部分沾黏無法使用,這些問題都造成掃瞄及數位修復時的困難。在台灣早期沒有妥善保存影片的觀念,大部份的影片被丟棄或隨意堆放在倉庫裡,在台灣高溫與潮溼的環境中儲存,使得這些影像受損嚴重。

以此為契機,台南藝術大學於2013年成立了全國高教系統唯一影像修復團隊,開始對《薛平貴與王寶釧》進行搶救與修復,三年以來歷經物理、化學、數位等三階段的修復,並且經歷兩次「數位」修復—第一次針對影像與聲音的毀損與剝離進行修復與填補,第二次則針對畫面的穩定度加以修復,至今已完成《薛平貴與王寶釧》第一集數位修復,展現南藝大影像修復的能力,更可證明我國的老影片以後可不必再送到國外修復。2014年台北電影節曾放映過本片的物理修復版本,此次則為數位修復版本的全國首映。

台南藝術大學將展開《薛平貴與王寶釧》第二集之數位修復工作,以及將第一集進行閩南語配音。並且,為紀念台語片六十週年,《薛平貴與王寶釧》第一集將於全臺進行「60/60」六十週年六十場巡迴映演,對巡迴放映場次有興趣之單位亦可與主辦單位聯繫認養場次,以捐贈或協助徵集電影文物為認養方法,舉凡電影劇照、海報、膠片、錄影帶、器材、攝影機、錄放影機等,可捐贈或借展者皆為徵集對象,藉此進行電影文物全國普查。富邦文教基金會長期以來致力於文化與影像教育,對《薛》片之數位修復與台語片六十週年巡迴映演相當重視。

「60/60」巡迴映演以臺北為巡迴首站,假8月12日晚間7點30於臺北文創文化廣場舉行露天放映,當年飾演片中王寶釧一角的吳碧玉女士,將於露天放映時隨片登台。系列活動包含「從電影修復回看《薛平貴與王寶釧》—台語電影六十年憶往圓桌會議」,假8月13日下午2點於臺北文創大樓六樓進行,邀請到與《薛》片以及何基明導演相關之人士與會。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今年起疾病定義更明確 保險理賠沒煩惱
疾病定義百百種?以後「22項嚴重特定傷病和癌症定義」全部統一 在網路搜尋:「保險 疾病定義」,可以...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供給緊縮+進入夏季用油旺季 天然資源多頭蓄勢待發
受到礦產及原油庫存增加,近期天然資源價格出現拉回走勢,引發市場疑慮,不過,摩根投信認為,油礦業的資本...
財經時勢
多重給付保安心 終身守護「卡」放心
據健保署最新統計,今年五月國人新申領重大傷病證明將近1.5萬張,表示不到三分鐘即有一人新申請,截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