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買長看險要趁早!
文/周采萱 | 2012.07.01 (月刊)

根據內政部初步統計,民國一百年男性平均餘命為七十六歲、女性為八十二.七歲,與十年前相較各增加了一.九歲、二.七歲。作為五福之首的「長壽」雖然好,但是若沒有其他四福「富貴」、「康寧」、「好德」、「善終」相伴,例如,活得太老卻沒有錢養老、沒有健康的身體享受退休生活…,想要享福就顯得困難了。

根據經建會推估,民國一一五年,全國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將有近九十六萬人失能,是民國一百年的二.八倍,顯然長壽風險已是刻不容緩的問題,本文從廖蘭珍、李惠琳二位長期照顧罹病家人的角度,告訴你為什麼該替「老」問題做準備。

退休教師 ─廖蘭珍

「久病床前無孝子」在歌頌孝道的中國,傳達的是對遺棄罹病父母者的憤慨與不滿,卻也十足描寫了照顧者所背負的壓力。

十七年前,廖蘭珍的母親被診斷出失智症,當時廖媽媽與繼承大部份財產的哥哥一起在美國生活,隨著失智症狀越來越嚴重,錯把糖當鹽,甚至忘了關爐火、迷路走上高速公路等,都是廖媽媽因失智曾發生的事。廖蘭珍本想將母親接回台灣照顧,但是「老來靠兒養」的觀念卻根深柢固的在老母親心中,說什麼也不肯離開兒子身邊。

後來,廖蘭珍的哥哥不堪照顧壓力,不願繼續與母親同住,揚言要將廖媽媽丟在異鄉自生自滅,廖蘭貞半哄帶騙的才成功將母親帶回台灣。當時,廖蘭珍在私立學校任教,為了專心照顧母親,才五十四歲的她毅然決然辦理提早退休,幸好,家人都支持她的決定,連遠在國外上班的女兒都辭掉工作回到台灣幫忙照顧外婆。

外籍看護落跑 公立養護中心一位難求

七、八年前開始,廖媽媽不只記憶錯亂、認不得回家的路,更無法自理生活,需要依賴他人才能完成洗澡、進食等,廖蘭珍替母親請了外籍看護,每個月至少花費二.五萬元,為了讓看護能盡心照顧母親,廖蘭珍更額外花時間教導看護中文、照顧看護的吃穿用度。四年後這名看護決定辭職,廖蘭珍只好再雇用一名新的外籍看護,從頭教起,結果看護竟趁她外出時「落跑」。

廖蘭珍無奈的說,外籍看護一旦逃跑,六個月內雇主不能再申請外籍看護,若雇用非法外籍看護被發現,得上繳七十五萬元罰鍰,但是,當時她與先生都已年逾六十,實在無力全天候照顧老母親,只好申請日間照顧服務,卻發現照顧機構用束帶將失智長者綁在輪椅、床上限制行動,以免打翻杯盤、走失,廖蘭珍實在不忍心,最後決定將老母親送到養護機構。

本來廖蘭珍要把老母親送到私人養護機構,卻發現私人機構的建築、照顧設備老舊,根本不堪使用,最後決定讓母親住進照顧品質較好的公立養護機構。

由於公立養護機構名額極少,想住進去得排隊等上個把月,在等待期間廖蘭珍與先生白天照顧母親,晚上則是將母親送到住家附近的私人照顧機構。

好不容易今(一○一)年一月終於等到公立養護機構床位。

太晚「早知道」月支出十萬  全靠老本、兒女資助

廖蘭珍說,為了就近照顧母親、省去操持家務的壓力,她與先生住進該公立養護機構的安養中心,一邊養老、一邊照顧老母親,兩人安養加上老母親養護的費用每個月就要六萬二四○○元,再加上老母親的醫療費用、照顧耗材、營養品等,一個月至少花費十萬元。

廖蘭珍說,早期保險、退休規劃等觀念不發達,家中沒買過半張保單,現在所有的花費都依賴先生的退休俸、兒女的資助以及存款,但這樣的日子還不知道要過多久,即使老母親先走一步,她與丈夫的健康狀況也只會越來越差,肯定會加重兒女的經濟壓力。她感嘆的說,早知如此,年輕時勒緊褲帶也要做好保險規劃。

自由業 ─ 李惠琳 有保險、沒保險 怎麼差這麼多?

民國九十六年,李惠琳的姐姐被診斷出罹患零期肺腺癌,因為發現的早,當時才三十七歲的姐姐也有足夠的體力應付治療,切除肺葉後休養半年便已痊癒。回想當時,李惠琳說,還好姐姐的保險觀念不錯,醫療險、防癌險規劃周全,才能安心治療、休養,她也能無後顧之憂的放下工作、陪伴姐姐。

從姐姐的經驗來比對親戚的遭遇,李惠琳更深刻體會到「保險好重要」。三年前,李惠琳弟媳的父親罹患攝護腺癌,縱使因榮民身分能獲得榮民健康補助津貼,但是住院、化療等費用仍讓家人喘不過氣,後來弟媳的父親因年紀大、免疫力較差而在化療時感染肺炎,合併多重器官衰竭,家人只好安排他住進養護中心,至今每個月光是入住費用就要將近兩萬元,尿布、伙食費、醫療費用則要另計,因為弟媳的父親沒有保險,所有照護開銷只能仰賴家人的薪資收入,在養護中心、工作兩頭忙的情況下,家人的照顧與經濟壓力可想而知。

替未來做好準備 照顧沒負擔

無獨有偶,李惠琳的弟弟因精神疾病無法外出工作,雖然可以自理生活,但仍需家人照看。李惠琳說,弟弟原本因人情規劃了幾張醫療險保單,但都沒有持續繳費,等需要用到的時候才發現保單早已停效或失效。

最近,已近七十歲的母親也開始出現記憶力不佳、情緒低落等症狀,被醫生懷疑是早發性失智症,讓李惠琳十分擔憂。不過,談到未來可能面臨的經濟支出與照顧壓力,李惠琳倒不擔心,因為母親年輕時就已規劃周全的醫療險,若罹患失智症,她至少不必擔心母親住院期間的經濟壓力,可以專心照顧母親。

透過家人的經驗,李惠琳體認到,即使已規劃了壽險、醫療險,為了將來老年、失能所需,在經濟能力許可範圍內規劃長期看護險、殘廢扶助保險仍有必要。

廖蘭貞、李惠琳的情況只是全國長照家庭的縮影,在醫療發達、高齡化,且癌症、三高已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的現今社會當中,類似的經驗只會不斷重複上演,及早在年輕、健康時做好周全規劃,才能讓保險這項需要用到時卻買不到的商品,真正解決你的「老」問題。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預告>師徒傳承共同打拼 來這裡一起圓夢
面對保險職場的重重難關,你還在單打獨鬥嗎?跟對導師,你也能關關難過關關過! 究竟好的 Me...
退休規劃
長照患者住違規使用區 沒有公共意外責任險保障?
桃園龍潭區「私立愛心長期照顧中心」上(3)月發生大火釀4死13傷,卻因起火點2樓範圍為違規使用,使長...
市場訊息
南山人壽:超高齡社會來臨前的父親節 南山人壽籲幫爸爸升級保障最實在
您或您的爸爸是什麼樣子的父親呢?無論是何種樣貌風格,父親節前夕,給自己跟家人最好的禮物,就是培養運動...